1. 天美麻花星空mv天频在线看蘑菇

    行业要闻

    保持健康体重 告别负“重”前行

    发布时间:2025-08-27 13:2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部分癌症的关键诱因。尤其是肥胖,作为心脏—肾脏—代谢综合征的核心驱动因素,正与多器官交互损害形成恶性循环,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联合暨南大学共同编写了《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此次调研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全面评估了大众在体重管理方面的现状与挑战,精准挖掘其中的痛点与难点,并探寻有效的解决思路,为开展“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体重管理意识初步显现

      调研数据显示,50%的受访者自评目前面临超重或肥胖风险,73%的受访者有体重管理的意识,希望改善体重,64%的受访者愿意为体重管理付出时间和精力。

      然而,大众对体重标准尚未完全了解。评估体重时,多数人采用视觉感受相关的指标,仅有部分人群采用健康指标。整体而言,大众对科学监测工具缺乏了解和应用,导致33%的受访者自我判断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此外,大众对不健康体重带来的危害和长期影响也缺乏全面认知,体重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大众能认识到肥胖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平均能列举出4.4个危害,中年女性的认知程度尤为突出,但相比之下,大众对过瘦危害的认知较为薄弱,平均仅能说出3.3个。

      当前,55%的受访者正在积极进行体重管理,其中70%已将体重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全面健康不仅是大众体重管理的核心目标,也是他们启动体重管理的重要契机。大众对体重管理的期望较为综合,不仅追求减脂塑形,有72%的受访者期望改善健康状况,67%希望提升精气神。这些人更注重提升身体和精神状态,以达到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调研发现,大众虽积极尝试多种体重管理方法,初步落实部分《健康体重,美好生活——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20条》,但执行的完整性、规范性与差异性仍有提升空间。调研数据显示,大众人均尝试4.8种体重管理方法,但未能充分做到“因人而异”。女性倾向多法并用,重视饮食调节,执行力强;男性更偏爱运动管理。一、二线城市大众开始关注并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补充剂或保健食品。多数人群践行营养均衡、定期运动和控制能量摄入,但在日常监测与饮食调整等方面行动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少数人选择药物、手术等快速减重手段,这部分人群需要更多专业指导,以避免药物滥用。

      实际上,很多人在饮食调整时只是单纯减少食物摄入量,未能均衡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运动时,部分人也未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导致运动效果不佳,甚至容易受伤。

      调研发现,76%的受访者认为体重管理知易行难,难点集中在效果难显、时间受限、缺乏系统知识、难抵美食诱惑、过程枯燥及缺少同伴支持。效果难显是因为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体重变化不明显,容易使人丧失信心;时间受限则源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难以抽出专门时间运动和准备健康餐食。

          体重管理应生活化、科学化且安全有效

      专家表示,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案应是多维度的,大众期待的体重管理方案是生活化、科学化且安全有效。

      在营养摄入方面,要控制能量摄入,注重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每天吃好早餐,少油少盐少糖,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丰富多样的植物性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学会看食品标签,合理使用代餐。比如早餐可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搭配全麦面包和新鲜水果;午餐和晚餐保证有适量的瘦肉、鱼虾、豆类等优质蛋白,以及大量的蔬菜。

      在身体活动方面,保持日常身体活跃,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练习,每次30分钟为宜。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分钟大约走100—120步;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速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要达到呼吸明显加快、微微出汗的程度。肌肉练习可以包括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训练、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在健康素养和生活习惯方面,提升健康素养,培养积极心态,坚持良好生活习惯。主动学习体重管理科学知识,系统掌握体重管理技能,保持充足睡眠,积极社交,应对心理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健康讲座等方式学习体重管理知识;保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和激素平衡;与朋友、家人一起参与户外活动,既能增加运动量,又能促进社交。

      调研还发现,大众期望的体重管理方法是简单易行的,无需通过严格控制饮食或大量运动,且能够融入日常生活,进而长效维持理想体重。基于上述核心诉求,以大众的实际体重管理痛点和期待为出发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支持:

      一是搭建体重管理知识体系并持续普及。通过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开展体重对健康影响的科普教育、推动构建全面多维度的健康体重指标组合以及帮助大众认识到体重管理误区的危害,引导其选择科学、健康、可持续的体重管理方式。

      二是通过体脂秤关联手机小程序、电子化日历等科学监测工具,助力体重及健康的追踪和检测,帮助精准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验证后的方案,帮助大众控制热量摄入,并提供综合营养支持,助力身体的正常代谢。

      三是提供积极、全面、持续的社会化支持。专家建议通过社群等方式营造体重管理正面积极氛围,增强大众坚持体重管理的信心和动力;对于通过生活方式管理无法控制的极端肥胖和特殊情况群体,建立适宜的“社区—公共卫生—临床融合”管理机制。


    责任编辑:小牛